一、準備活動
1.老師先自我介紹。
2.老師說明本堂課的主要目的。
3.說明班規
二、發展活動
情境:小明禮拜天想要出去玩,可是功課還沒完成,但是禁不住隔壁小強的邀約,於是鼓起勇氣跟媽媽提出想出去玩的要求,這時媽媽說:好呀!你去呀∼(可是口氣很不好)
這時如果你是小明,你會怎麼辦?你覺得媽媽到底要不要讓小明出去玩呢?為什麼?
2.請學生與身邊的同學討論。
3.請同學分享討論內容。
4.老師說明在人際溝通上,不單單只有口語上的表達,還包括非語言訊息都是溝通的管道。
三、主題活動
1.將成員分為四人一組,請甲與乙以三分鐘的時間,討論目前的課業狀況,請丙與丁擔任甲乙的觀察員。
2.甲與乙交談時,丙丁分別記錄甲乙的非語言訊息。
3.然後交換角色,由甲乙紀錄丙丁的非語言訊息。
4.觀察員記錄時,宜先用客觀行為描述,然後再加以解釋。
5.每組活動結束後,彼此作觀察報告,互相澄清所表現出來的非語言行為代表的意思為何。
6.藉由同學間的彼此觀察,以瞭解自己在溝通上非語言訊息的特色。
四、綜合/統整活動
1.領導者總結兩個活動的意義,帶領大家去發現:
(1)日常人際溝通中,我們容易表達錯誤、接收錯誤訊息,是由於彼此對訊息的解讀。
(2)與人談話時,要學習如何聽懂別人的意思,並且能觀察對方的非語言訊息,達成良好的雙向溝通模式。
2.邀請同學分享今日課程的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