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如何用正向觀點來做班級經營—以國中教師為例】 撰稿者 輔碩一 游淑貞 許至揚 蔡曉雯
什麼樣的學生是老師最喜歡的?懂事、聽話、積極參與課程活動、用功…。而什麼樣的學生,是最令老師頭痛的呢?破壞班級秩序、使用暴力、學習能力差、目中無人…。一個老師通常會給最滿意的學生,多一些關愛的眼神和注意,而也會花很多的精神和力氣,處理令他頭痛的學生。而中間那些大多數、平凡、不起眼的孩子呢?夠好或夠壞都會被注意到,而中間這群學生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他們真的平凡嗎?他們不努力嗎?他們不特別嗎?他們的努力和優點是不是也應該被看見呢? 身為一個老師,一下子要注意到全班每一個學生的確是不容易的事情,通常一個老師,要花很多心力處理行為不當的學生。然而,漸漸的,行為良好的同學,在老師心中就容易變得只是理所當然。對學生而言,自己的好行為,可能變得只是觀察學習之下,懼怕被懲罰的結果,而不是得到肯定或增強。 再者,書本上許多專家都建議老師:要多增強、獎勵學生,多發現孩子的優點,正向特質。然而,在書上的例子,大多告訴我們如何處理孩子的問題行為;提供各式各樣的招式、技術來改變非行學生。卻鮮少告訴老師:要怎麼樣去獎勵孩子?如何培養對孩子的正向觀點?如何正向解讀孩子的行為?如何看見並獎勵每個學生的優點…。 因此,我們提出一些如何正向看待學生行為,以及如何增強肯定學生行為的具體方法,提供給現職或未來的教師參考。
理論基礎 從發展的角度,看青少年的行為特徵與需要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發展階段中,形成健全人格的決定性關鍵。依據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青少年在這個階段會追求一種身分的認同,並努力嘗試從不同的人、事、物來找尋自我,肯定自我,而我們也可由青少年的行為上看出:他們企圖尋求自我,表現自我,證明自己與眾不同的需求。 在這個追求自我統整的階段,似乎比其他時期有更多、更難克服的問題:良好的自我概念,能夠幫助個體清楚掌握自我、接納、尊重、統整自我、進而能夠自我實現;反之,不良的自我概念,不但讓自己無法正確掌握自我,也容易造成否定自我、自怨自艾的生活態度。 對很多適應不良的學生來說,適應不良會透過一些或輕或重的「危險信號」表現出來(譬如說上課講話、搗蛋、拒絕學習……)。也就是說:當自我受到威脅時,這些自衛的態度,就會形成一股相當大且堅強的架構,導引他的行為(引自楊國樞、張春興編,民74)。 很多適應不良的青少年,對自己並不滿意,但是又無力達到自己的理想,處於這種現實與理想拉鋸的狀態下,又受限於整個現實環境的因素。各種有形、無形的壓力,容易讓這些青少年產生失敗的認同,對自己的人生,也多持負面的觀點。 在目前的中學教育下,升學仍為主流,很多學業表現不佳,而且缺乏有利支持的國中生,往往變成中輟生一族。Kirk指出:學業成績不良,使得這些學生在「好」的社會失去地位,他的自我概念逐漸變壞,內心感到極度不平衡,而他們通常會設法找出一條出路,也就是從壞的社會出人頭地,並且結識不良遊伴,期待自己在另一個環境裡,開闢自己的天空。但是這些「脫軌」的表現,往往造成身邊的家人、師長、朋友的失望,甚至輕視,因此也就造成他的行為越來越偏差,導致一個惡性循環的產生(引自沙依仁,民72)。這樣的惡性循環,間接影響了青少年對自己的主觀看法,另一種無形的標籤,也加深他的負向行為,導致一種「自我應驗」的實現。 總體而言,青少年行為偏差的問題與整個家庭、學校及社會環境都有很密切關連,尤其在國中階段,更是一個人轉變的重要關鍵,我們並不樂意見到這些青少年,始終活在一個被貶抑、負向自我概念的成長環境中,隨波逐流。因此,建立一個正向「自我概念」,對於青少年來說相當必要,它影響了一個人的自我抱負與人生觀,甚至包含一生的發展。
解讀青少年課堂上的不適應行為 ◆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並不是天生的,它是逐漸形成的。每個人透過與他人的交往,想像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同時想像他人對於這形象的評價,而產生的自我感覺,就是自我概念。 對課堂中有不適應行為的青少年而言,或許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不夠清楚、或許受家人、師長、同儕、重要他人的影響(譬如說學業成績不良,使青少年在「好」的社會裡喪失了地位,他的自我概念逐漸變壞。),而強化的他們負向的自我概念,並缺乏瞭解正向自我概念的機會,以致於有不適應行為的青少年,普遍存在著低自我概念的傾向。
◆自卑感重 人都希望在團體中被接納、並參與團體,對青少年而言,最痛苦的經驗,莫過於「感覺不如人」(對成人而言也是如此)。不幸的是,我們沒有給我們的青少年「你們是夠好的」的感覺,我們害怕這樣做,會使他們停止發展和進步。 一般而言,有二種方法可以刺激成長:一是打敗別人(垂直式);二是發展自己(水平式)。這二種方式都可以達成目標,只是垂直式的代價太大了、令人沒有安全感,容易使青少年遭遇到一連串的沮喪經驗、剝奪他們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心、進而無法去應付可能面臨的事情,最後演變成不適應行為——而我們現在的教育方法正是如此! 每個青少年在大人的世界裡成長,都經歷過自卑感,並且痛苦地瞭解他的弱小和渺小。我們現今教育的方法——不僅拿青少年和他身邊成人的成就及能力相比、甚至和兄長及其他青少年比較——非但沒有緩和青少年的自卑感,反而加速並增加青少年的自卑情節,使得青少年對他的社會地位失去信心。 這種社會的自卑情節,嚴重地影響青少年的心理,並引導他去尋求個人的補償。而補償能夠是正向的、或是偏離的;它能藉著有用的方法、或是無用的方法,引導青少年脫離自卑感。而課堂上的不適應行為,正是青少年企圖脫離自卑感所採用的方式。
◆畢馬龍效應 Lemert and Becker的標籤理論提到:「偏差」主要的是涉及社會規範,而不是個人所有行為的特徵。也就是說,社會團體在制訂規範的同時,也創造了偏差——因為奉行規範的反面,就是偏差! 從這裡看來,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人可能偶而或經常有不適應行為,如果沒有人發現,就不被認為是偏差;反之,如果被發現了,往往被貼上壞的標籤,並被迫接受外界對他的看法。這時他們會開始出現適應的困擾、進而自暴自棄、並以更嚴重的偏差行為(甚至是犯罪行為),來對外界否定的反應進行防衛、最後便促成了個人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不當學習的結果 行為學家相信: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經由學習而來。目前的行為,是過去社會學習經驗與目前社會環境的產物。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出現不良行為,可能是因為: 1. 不當懲罰:當曾經有過好的行為發生,卻伴隨著懲罰出現時,學生良好的行為就被抑制了。譬如說學生主動幫忙佈置教室,卻被老師責備沒有好好利用時間來唸書。 2. 不當增強:當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卻得到增強。譬如說打人之後,獲得同學的歡呼∼可能就學會使用打人的方式,來獲得自己的地位。 3. 觀摩學習:曾看過別人因為出現好的行為而遭受懲罰;或是看到別人出現不良行為,卻得到增強。 4. 無良好楷模:身邊家長、兄姊、同學的日常行為就是不良行為,譬如說不寫作業、愛頂嘴、說髒話、使用暴力……以致於沒有良好楷模當參考。
不適應行為的四個目的 青少年的每個行為都有目的,但其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想在團體中(如家庭、班級)爭得一席之地,以顯出自己的重要性。 在這個年齡,地位只有從成人的反應中可以獲得。如果父母、師長表現得很重視這個孩子,他就會覺得很滿足;如果父母、師長忽視、拒絕這個孩子,他就覺得自己在團體中沒有受到重視。也就是說,當孩子表現出不適應行為時,他只是想顯示自己的重要性。一般來說,青少年行為的目的有四種:
《目的一》獲得注意: 大多數青少年的行為都有這個目的。在行為發展之初,青少年會採用社會可接受的方式去表現,希望藉由有用的方式來獲得一席之地,但是他往往被其兄姊打敗,無法由此方法來獲得注意;而且當孩子漸漸長大,父母會希望他們放棄「孩子氣」的行為,此時,孩子們原先所使用的方法也變得無效。因此他只好尋求另一種方式去獲得注意——不適應行為(或偏差行為)。這樣的孩子被罵、被打都無所謂,只要達到他的目的,他們寧願挨罵、挨打,也不願被忽視。
《目的二》權力競爭: 一個處在批評及壓力環境下的青少年,耳濡目染中,很快地學會如何有效 地反抗這些壓制,在父母、師長想要控制孩子的情況下,孩子也想證明:自己能做自己想要做的,而且也能拒絕所謂「他們應該做的」。其中的方法之一,就是「以權制權」。 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下,我們不難看出這種權力的競爭,最常見於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在這段時期中,他們對所有的價值產生懷疑,尤其是當他採用社會所譴責的方法,來獲得他的社會地位與重要性的時候,這一場師生之間、親子之間的戰爭將會變得更尖銳,並且由於雙方都互不讓步,結果使得青少年們很容易完全放棄或否定成人社會中的價值與標準。
《目的三》尋求報復: 當父母、師長與青少年為了權力所引起的爭端一直持續下去的時候,可能使父母、師長想征服青少年、而青少年相對地也產生了報復的慾望:這就是不適應行為的第三個目的。 在這種時候,他們不再只是希望獲得注意和獲得權力,因為當戰爭一直持續下去,青少年會覺得被排斥、被拒絕、不被他人所愛、不被人注意、也無法握有一些權力去控制他人,所以他只有用傷害別人、讓自己被別人仇視的方法,來獲得團體中的一席之地。 他們知道傷害對方越多,從對方那裡得到的利益也越多,雖然他被認為可惡、是個壞孩子,但他認為大人對他行為的無可奈何、對他的憤恨就是他的一種勝利。事實上,這也是他唯一可以獲得的地位。
《目的四》自暴自棄 當孩子用對抗、反叛的方法仍然無法取得一席之地時;或是當孩子一直處在報復鬥爭之中,覺得自己被打敗之後,他們會讓自己藏在一個「我不行」的角色裡:他們用「我沒有辦法」、「我無能為力」等方式來保護自己,讓別人對他不再有任何期望,他也可以藉此逃避所有責任,也因此阻止許多責罵與不安。
※青少年的行為與目的 社會沮喪 ↓ → 社會興趣減低
摘自孩子的挑戰p29
該如何將上述理念,實際的應用在班級管理上,可以如下策略以為參考。
架新框(reframing) 對於學生在課堂上所出現的不良行為,教師賦予新的正向意義。使用這項技術的背後假設在於:給予行為新的意義時,可能因此帶動其它新行為的產生。身為教師的我們,如果能從原本令我們氣急敗壞的行為中,發現它的正向意義時,不僅可以緩和我們的情緒,也可以避免師生之間的緊張氣氛升高,更可進一步的改善師生間的互動情形。與其說行為不良,不如說行為出現的時機與地點不適合。當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樣的行為時,即使是頑固的問題行為,也會變得可以理解甚至接受。舉例如下: a狀況一:阿強是班上的大哥,常因細故而與別班同學打架…。 處理:教師可以先肯定阿強講義氣、維護正義的心態(賦予「打架」新的正向意義)。接著詢問阿強:是否只能以打架來表現義氣、維護公理?並帶領阿強思考:可否以其他方式,達到同樣的目的?在談話的過程中,老師不以個人的價值觀判斷阿強的行為,僅僅聆聽阿強的敘說,了解阿強的想法,並與阿強一起探討兩人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法。 a狀況二:大寶總是在上課時,與隔壁同學講話,妨礙了班上秩序…。 處理:教師可將大寶的行為看成「願意對同學說出心裡的想法」、「有勇氣表達自己」。同樣的,因為大寶的行為妨礙了上課秩序,教師可以詢問大寶:能以什麼老師可接受的方法,表現他的行為? 當狀況發生時,我們總是以第一個想到的處理方式因應事件。然而,當學生發生狀況時,受到事件影響的我們,時常是帶著情緒面對學生,也因此,原本該是對事不對人的處理,變成了純粹老師發洩情緒的出口。為了能順利運用「架新框」的技術,身為老師的我們,應當隨時隨地的練習這項技術:從週遭令人不悅的事件中,找到適合它出現的時間、地點,從而發現它的正面意義。
紀錄優點 心理學上有個實驗:將一個人的相片呈現給兩群人觀看,實驗者同時呈現有關此人的描述。不同之處在於:特質排列順序不同--呈現給A群人觀看的特質,先描述正面特質,再描述負面特質;呈現給B群人觀看的順序則相反,先為負面特質,再為正向特質。結果,在評定此人時,A群人傾向正面的觀點,B群人則多為負面的印象。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亦可以類似的方法,建立起學生的正向自我概念:利用聯絡簿、週記,或其它的師生、學校與家庭溝通管道,教師鼓勵學生--每天描述一件自認今天做的不錯的事,例如上課沒說話、幫忙同學。教師亦應於聯絡簿上,描寫一件老師觀察到學生的好表現。如同收集點券一般,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學生將更能看到自己可以做好的部分,進而對自己產生正向的自我概念。
貼正向標籤 同樣為培養學生,使其產生正向自我概念的方法。如同電影「危險遊戲」裡的教師(蜜雪兒菲佛飾)一般,儘管學生在校方的眼中,是一群無藥可救的頑劣分子,但教師在第一堂課時,及先給予全班A等第的成績,並告知學生:希望他們保持下去。有別於其他教師對於學生的不抱希望,蜜雪兒菲佛一開始即表現了對於學生的期待。也因為比馬龍效應的影響,讓原本的問題學生,也能逐漸的朝著老師希望的方向前進。
行為塑成(shaping) 在課堂上,老師較容易注意到有著特殊表現的學生,包括表現好或表現壞的學生。但對於大多數的中間分子,則常有意或無意的予以忽略。若教師行有餘力時,可利用行為學派的「行為塑成」概念--對於表現平平的學生,為個別學生訂定:目前學生尚未達到,但可經由一點小努力而達成的目標。循序漸進的將學生導引到老師所要的境界。例如:對於上課不發言的學生,可以利用各種增強物(如口頭讚賞、代幣酬賞)鼓勵學生發言。待學生經常性的參與發言後,再為其訂定下一階段目標。
自訂個人目標 讓學生自行訂定:個人希望達成的目標。在「紀錄優點法」中,學生與老師經由優點的自我觀察與紀錄,而看到自己的優點。基於「好還要更好」的期許,讓學生自己定出想要的達到的目標,教師亦應協助學生,逐步的向目標前進。同樣利用行為塑成的方式,將達成目標的過程分割為幾個小步驟,並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步調邁進。除了提昇目標的達成率外,也可讓學生看到過程中,一點一滴的努力與進步情形。
觀察學習 利用社會學習論的觀察學習法:當學生出現好的(或正確的)行為時,教師於課堂公開表揚。除了做為社會增強物的功用外,也可讓其他的學生知道:老師所要的行為目標為何。更進一步引起學生見賢思齊的行為產生。
打破不適應行為→原始行為目的之間的化學鍵: 既然青少年的每個行為都有其原始目的,那我們(老師)一方面幫助他們開發使用其他方法,以達到相同目的(其他行為→原始行為目的);一方面讓他們知道,原先所謂的不適應行為,其實是可以用在其他時間、其他地點——只要用對地方,就是好行為!(原先行為+對的時機→適應行為) 譬如有個學生反應靈敏、言語犀利,可是卻常藉此批評同學,造成自己人際關係的不好。這時老師就可以私下和這學生討論看看: 1這批評行為的背後目的是什麼?是想證明自己的機靈?還是想提醒同學沒有注意到的缺失? 2有沒有其他方法可以達到相同目的?譬如上課多提供不同的點子、以書寫的方式提醒同學。 3原先行為可以用在什麼時候?譬如老師可以善加利用這學生的特質,訓練他當辯論選手,將他原本的行為,導向適當的時間與空間。 除了私下和學生談之外,也可以出一個情境題:利用班會時間(輔導課時間)和班級一同腦力激盪上述三個向度,最後再回歸到每個人身上想想:自己的行為和目的的配對是否合適。
提升教師的正向自我概念 「有正向自我概念的人,容易(自然)有好的行為表現」這個基本假設,不只適用於青少年,對老師來講也是如此。如果一個老師,能夠對自己擁有正向的自我概念、相信自己班級經營的效能,在他面對學生時,自然會出現較多正向的行為。那我們可以如何培養正向的自我概念呢? 譬如我們可以在每天睡覺前寫下三件事: 1今天做得不錯的一件事——今天班會主持得很流暢,能讓學生暢所欲言…。 2今天可以做得更好的一件事(不是挑自己毛病唷)——譬如下次遇到同學打架事件,在處理事件之後,可以表達對學生個人的關心與瞭解。 3今天的學校生活,讓我覺得幸福(快樂)的一件事——譬如學生自動自發完成佈告欄的佈置…。
結語 「當一個老師需要有十八般武藝」,這句話一點都不為過。班級經營的技術與招式豐富而多樣,每一種招式都有優點,也都有其限制,沒有一種招式是萬能的。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可能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來經營。身為一個教師,應該多多吸取各種觀點,當一個經營理論無法讓一個班級運作順暢時,必須能彈性調整自己的方法。 我們並不想提出一種全新的理論或觀點,而是根據一個重要的、為大家所熟知的觀點—以教師的正向觀點培養學生的正向自我概念,提出一些具體的作法,希望這微小的努力,可以使這樣的好觀點確切落實,更盼可以拋收磚引玉之效。 每一個學生都應該是一個獨特的個體,每一個孩子也都需要被大人看見,並且需要知覺到大人的注意,身為一個老師,如果可以讓每一個學生都感覺到:「我注意到你,你很好,你很努力!」我想,這該是老師所能提供給學生,最好的支持和陪伴了。
參考資料: 尤育士(民77)自我肯定訓練對增進高中僑生自我觀念及自我肯定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南發(民80)青少年自我統合與教育。高雄:復文。 沙依仁(民72)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台北:五南。 陳皎眉(民75)少年十五二十時。台北:桂冠。 黃天中(民85)生涯規劃概論-生涯與生活篇。台北:桂冠。 彭駕騂(民74)青少年問題探究。台北:巨流。 連延嘉(民88)高危險群青少年之有效處遇策略。教育資料文摘。 43 ,172-177。 盧梅莉(民81):心理綜合諮商技術對提昇國中生自我概念程度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研所碩士論文。 Hurlock, E. B. (1885). 發展心理學(胡海國編譯)。台北:桂冠。 鍾思嘉主編(民72)孩子的挑戰(教師手冊)。台北:桂冠。
|
||||||||||||||||||||||||||||||
|
|||||||||||||||||||||||||||||||
•欣賞舊首頁•網站主持: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王智弘 •網頁製作:TCNET資訊服務團隊 •網頁設計:陳詩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