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物科實驗教學的教室經營與管理】

撰稿者 巫奇勳 唐嘉梅 戴旭華


一、前言:

生物科是一門探討生命現象的學科,這門課除了一般課堂的講解與討論之外,實驗課更是教學不可或缺的部分。正課的講解提供學生對於生物學窺探入門的機會,而透過實驗課的實際參與,更可以擴大學生的參與與知識的吸收。因此,一個完善的生物科實驗教學的教室經營與管理就顯得相當的重要。Rennie(1990)指出教室中學生不當行為的發生,常起因於學生沒有學習的動機。所以,我們可以知道,良好的實驗課掌控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可以預防學生脫序行為的發生。

受限於實驗器材取得的限制,實驗課常需要藉由分組來完成。分組可以訓練學生團結合作與共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也可能衍生許多管理上的問題。在小組進行實驗的過程當中,協商的工作是必要的,小組成員必須能順利協商出如何進行實驗,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實驗活動(蔡與張, 1998)。此外,老師的適時介入與指導更是整個實驗課能否順利進行的重要因素。實驗課的材料往往涵蓋一些生物材料(活體或標本)及其他輔助器材(儀器或藥品),所以必須事先安排與準備,同時有些材料也可能有某種程度的危險性,是故,材料準備的時間、掌控以及教室的秩序管理,都關係到實驗是否能順利進行以及學生的安全。

二、實驗課程的準備與掌控

生物實驗課所需的器材大致可包含輔助工具(儀器或藥品)與生物材料(活體或標本)。大部分的儀器與藥品一般由學校的自然科實驗室提供,而生物材料則需透過採買與就地取材的方式來獲得。然而,為了讓實驗課順利進行以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教師在課前的各項準備方面必須有完善的規劃與安排。準備工作主要有實驗器材的準備、分組方式與值日生的指定安排。實驗課與一般正課最大的不同在於學生會有比較多的機會可以參與討論和交流,所以教師在課堂掌控方面可能需要花費較多的心思;因此,學生在實驗課進行中應遵守的各項規定,教師都有義務與責任清楚說明、約法三章。

a. 實驗室的基本規則(註1)︰

1. 準時到達實驗室,在實驗室必須穿著實驗衣。

2. 在實驗室內請勿喧嘩、談笑、抽煙或奔跑。

3. 實驗室內排的組別、座次不可隨意調動。

4. 實驗前,需事先閱讀本次實驗內容,以增加實驗效果。

5. 每次實驗後,請各組自行清理實驗器材及環境。實驗器材使用後應該確實歸位。

6. 每次實驗由各組同學輪流擔任值日生。

b. 值日生的指定與工作︰

1. 值日生的基本工作:

打掃實驗室︰包括地板、桌椅、黑板、粉筆槽清理垃圾等。關閉門窗、電燈等。檢查同學器材是否歸位。工作完畢後,請老師來檢查,待一切都沒有問題後,始得離開。

2. 值日生指派的要點:

值日生的指派原則上都以組為單位。但由於班級學生人數的不同以及課程安排的關係,在值日生的指派上,教師應秉持公平的原則,妥善做事前的安排與規劃,使得班上的學生都能確實參與到值日生的工作。

三、提高學生積極參與的方式

生物實驗課的進行包含老師的講解說明與學生實際的參與。教師解說是常見的教室口語形式,這類的的教室口語是在實驗之前或實驗時用來說明實驗流程及結果,以幫助學生了解教材的內容,同時也可以減少學生犯錯,進而節省實驗時間(林等, 1998)。教師在解說時,可以使用自己的話,讓上課的內容不是只有課文,比較不乏味(林等, 1998)。

要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我們認為可以藉由分組討論、教師鼓勵學生發問或發表觀察、增加多樣化的教材,甚至實際參與生物採集來達成。

a. 分組討論:

分組活動,通常是由兩個以上的學生,在一起工作或學習(陳等, 1996)。討論是一種使教學更有收穫的一種方式。蔡與張(1998)的研究指出,不論是組員操作或自己操作都可以增加學生的印象,而小組中

操作中的討論確實有促進概念學習的效果,同時也發現小組的討論可以彌補老師講解時的不足。是故,藉由分組討論,學生可以發現自己未發現的細節,以免落入獨學而無友的困境,實驗過程中,難免會發現學理上省略的細節,此時討論可以培養學生觀察集匯整的能力。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扮演催化者的角色,其任務乃在於澄清或運用學生的答案,而非評量其答案(陳等, 1996)。

b. 鼓勵學生發問與發表觀察

教師應善用實驗進行或剛結束時,提供學生在班上發表觀察現象和結果的機會,讓同學參考實驗結果

進行比較及協商達成有意義的學習(蔡與張, 1998)。透過鼓勵學生發表觀察的方式,學生有更多的機會發表意見,甚至發問,因此能讓學生從被動的角色轉為主動的角色,同時也提供學生更多的表現機會。

c. 多樣化的教材:

多樣性是生活中的調劑,也是大多數課程的調劑(金, 1994)。除了傳統的實驗教學,教師也可以藉助多樣化教材的運用來提高學生學習的意願。例如多媒體及教材的運用,使教學流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說開闢網站,提示重點,讓學生在討論區討論,提供教材相關資訊鼓勵學生上相關網站查詢本章重點,在實驗課終堂提供時間讓學生發表新得感想或分享所查的新資料。

d. 實際參與材料收集:

生物實驗課有一項特色,就是所需的實驗材料(生物活體或標本)可以就地取材。教師可以安排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到戶外實際參與材料的收集(採集),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暫時離開生硬的教室環境,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於課程參與的興趣。

四、實驗課的秩序管理

a. 秩序管理的重要性

實驗課屬實作課,不僅只於傳統的講述法教學,主要還是讓同學親身實作,經由做中學,促使學生深
入探索生物科學的世界並產生興趣。囿於器材限制,生物實驗課通常先將同學分組,以小組的方式進
行教學。在進行分組活動時,教師也必須嚴密監看與巡視,以便確保學生認真參與,尤其要注意學生
是否趁機混水摸魚、或做其他的事,而老師也可以藉此提供必要的協助(陳等, 1996)。生物科的實驗
課有時也需要運用刀械、顯微鏡,甚至藥品(如酒精)進行實驗,有些器具涉及安全性問題,因此在教
學上,為讓課程順利進行、避免同學受傷與教室安全,教師特別需注意實驗課的秩序管理,建立實驗
課行為遵守準則,清楚說明實驗流程,避免同學因過度調皮、輕忽以致產生擾亂教室秩序甚至危害安
全的行為。


班級常規通常可分為規則和程序二種(註2),所謂的規則,指一般性的期望或標準,用以規制學生個人
的言行或舉止。所謂程序,包括經過,認可的做事方法或行為準則;具有權威性與強迫性,為學生在
學校日常生活中行為的標準。實驗課班級秩序如果維持的好,教師即能夠有效的掌握學生學習情緒、
管理教學情境、適時指導學生學習行為;實驗課的秩序一但被破壞,教師的教學情緒容易受影響,連
帶的學生脫序行為可能出現,教學品質變差,生物材料(活體或標本)及其他輔助器材(儀器或藥品)
可能遭受破壞,甚至引起學生安全上的傷害,降低學生對實驗課的學習意願。由此可之生物實驗課的
班規規則訂定明確,實驗課行為遵守程序落實,就可讓教學活動順利進行。建立實驗課的班級常規亦
能達到下面目的(註2):


(1)維持秩序:


   這是班級常規輔導的最基本目的,也是最消極的目的。在學習歷程中,有了良好的秩序,教師可以專
心教學,學生可以安心學習,既不影響教學進度,亦不會影響情緒而降低教學效率,才能進一步提高教學品
質。實驗過程中協商事件隨時可見,這對學生或未見細節的觀察者而言,可能會覺得學生吵鬧,秩序掌控不
佳,但是由學生立場而言,這也是學習的一部份(蔡與張,1998)。


(2)培養習慣:


   良好習慣的養成,是班級常規輔導的積極目的。學生由服從、順從而自然遵行;或由消極、被動的
遵行進入主動、積極的執行,其目的都是在於透過人事物處理中,逐漸養成守時間、重紀律、注意禮貌、
講求衛生的良好習慣,落實生活教育。實驗課的準備與參與,以及值日生制度的確實執行將有助於學生培
養良好的習慣。


(3)啟發興趣:


   常規輔導得宜,養成合諧、安祥、積極的班級情境,可以逐步誘導學生、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有效地投入學習活動之中。


(4)發展自治:


   常規輔導,或常始於他律,但終極目標則在於輔導學生事事自律。因此,透過常規輔導,可以培養
學生自動自發、自尊自愛,而達自治治人的目的。


(5)增進情感:


  有效運作常規使班級師生間、小組間的互動有所依循,大家目標一致,相互合作,和諧相處,自然
容易建立情感,增進情感,如此,全班氣氛和諧,學生容易心悅誠服地接受教導,而收到教學效果。



b. 秩序管理的方式:


常見的班規問題包括:1.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2.不服從、反叛;3.脾氣暴躁;4.笨拙、低協調性;
5.破壞性;6.不安;7.心神不安;8.過動、興奮異常;9.製造噪音;10.過度愛講話等。


教師必須把這些常見的班規問題融入自己的生物實驗課班級常規中。另外在訂定班級常規之前,
教師宜特別注意下列三點:


1 . 清楚那些是實驗課絕對禁止的行為(例如:絕對禁止拿解剖刀與同學互玩),那些是絕對必須
遵守的規定(如:實驗儀器要小心使用)。


2. 清楚學生違犯實驗課班規的後果。尤其要了解學生犯校規之後,教師應


   採取的措施。例如:在什麼情況要向學校的訓輔單位報備,或是自行處理。


3.. 了解上課時必須完成的行政事務,教師必須把這些必要的行政事


   務弄清楚,並且針對這些行政事務,訂定一些合用的程序。



實驗室的班規管理需從以下各點來著手:


1、全班的活動秩序:同學實驗時需聽從任課教師指示,依照一定程序、步驟進行。運作良好的秩序,
可以防止或減低教學活動被打斷的情形。


2、小組成員對合作的概念: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觀念及態度,對實驗課程的進行及希望藉由實驗活動
啟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影響。有的小組成員會逃避或獨霸操作實驗,規避參與實驗活動或影響
他人參與權利。


3、小組間的互動:小組間的互動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學習,強化同學小組合作的精神,提高實驗課
團體合作的意義。


4、小組組長的領導:教師可把實驗課秩序的掌控權利分散給各小組組長,讓各組競爭,以同儕壓力的
方式,使較易破壞教室秩序者行為收斂,對表現良好者與以鼓勵,建立同學培養榮譽感的認知。


5、教師要給予回饋:實驗中,教師要巡迴各組,對各小組實驗情況予以回饋,讓學生知道哪裡做的好
,哪裡要修正。


6、確定實驗器材位置:教師需事先規劃實驗器材擺放位置及實驗動線,劃定各小組實驗位置,確保
器材拿取容易,不會產生危險,收納亦方便。


7、實驗操作指南:教師須把實驗流程以圖表或其他形式,繪製在學生易於看到的地點,講解實驗活動,
並且確定學生了解整個操作流程。


8、突發狀況之處理:教師要了解實驗發生意外時的處理流程,並告知學生意外發生時的因應對策。


9、學生的出席狀況:教師要掌握學生實驗課的出席情況,如有學生因緊急情況臨時外出,教師需紀錄,
同時要防止學生發生意外並影響上課秩序。


10、掌握全局:實驗課教師不可離開教室,必須隨時隨地掌控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學生不良行為必須
立即制止,以免秩序失控或意外發生。


11、「實驗課行為準則」定訂:制定的實驗課行為準則內容要簡單、扼要,每一規則表明一具體行為,

同時要告知學生觸犯「實驗課行為準則」時的嚴重性,且當學生出現違規行為要立即處置,並做到公平

一致的態度。

五、結語

生物實驗教學仍不能忽視教師角色的重要性,雖然實驗教學的目的之一在於希望培養學生有探究的能力(林與張, 1998)。在生物科實驗課當中,學生可以有較多的機會主動參與,老師如果掌握班級情況得宜,適度的調配課程可因此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熱忱,但是,一但老師掌握情況不良,除了可能發生一般在課堂教學的秩序問題之外,還可能衍生許多安全上的問題。整個實驗課的順利完成考驗著老師掌控全局的能力,老師在實驗進行前與進行時都有義務與責任堅定、清楚地告訴學生應該遵守的規定,同時,檯面下適時的督導與關切也是必要的。在有效的管理之下,老師可以盡量鼓勵學生參與討論發問,而適時的多樣化教材配合與材料收集也可提高學習動機,強化學習效果。

六、參考資料

(一)參考書籍:

林芬遠、段曉林、孫國燕。1998。國中生物課教室口語之探究。中華民國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科學教育學會年會會議手冊及短篇論文彙編。477-485。

陳奎喜、王淑俐、單文經、黃德祥。1996。師生關係與班級經營。三民書局印行。

李玲惠。2001。教室裡也有春天。幼獅出版社。

李園會。1989。班級經營。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金樹人編譯(1994)。教室裡的春天(C. M. Charles原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佩景、張文華。1998。國一學生參與生物實驗活動之過程分析。中華民國第十四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暨第十一屆科學教育學會年會會議手冊及短篇論文彙編。213-220。

(二)參考網頁:

註1. 相關內容,主要參考自國立彰化師大生物系全球資訊網所提供的內容,並做適度修改。

網址:http://www.bio.ncue.edu.tw/index.htm


註2. 資料引用及參考自宗興個人網站,並參酌個人觀點。

網址:http://web.icon.ntnu.edu.tw/~e7161003/newpage3.htm


其他相關參考網頁:

 

遠距教學系統在生物教師輔導及進修之研究http://www.nknu.edu.tw/~t1488/long/Plan.html

人本教育電子報http://www.nges.chc.edu.tw/peoedu.htm

班級經營網站http://class.heart.net.tw/

上一頁

 

•欣賞舊首頁•網站主持: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王智弘 •網頁製作:TCNET資訊服務團隊 •網頁設計:陳詩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