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科教學經營

撰稿者:彰化師大 教育研究所一年級 邱怡萍 葉和滿 林淑真

 

前言

一般老師在國文教學中多採「講光抄」的方式,雖然是最為便利的教學方法,但就師生間的互動可說是微乎其微,因而老師在台上講的自我投入、「頭頭是道」時,台下卻「頭頭是倒」,甚至「垂涎三尺」,原來已睡到口水直流。如此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易使學生對國文課感到厭煩,而興致缺缺;班經大師庫寧認為:「厭煩是指一個人對所做的事感到煩膩、無聊;以這個詞來說明一再從事某個活動,會使學生興趣減低。」而當學生感到厭煩時,他的行為也會產生變化,感到厭煩的學生不喜歡參與活動,或甚至想逃避反反覆覆的活動,而教師可藉由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進步,增加活動的挑戰性及變化性,來避免此不良的現象(金樹人譯,民83)。若學生感到進步對於反覆練習的行為較不會感到厭煩,而活動的挑戰性及變化性就有賴國文教師發揮創意,使教學能多元化、活潑化、生動化,並化單向溝通為多向溝通,多用一分心使教學活絡起來,將會發現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學生的不良行為將消失無蹤了。

身為曾被公認最無聊的課之一的國文課的老師,其實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國文是一國的語言文字,它是那麼的貼近生活,就算不用老師上課,很多東西自己看也是可以看得懂,但廣度、深度與持久度卻有限,有賴一位具有專門學科和專業知能的教師來帶領。本文將焦點凝聚於一位國文老師如何透過優良的教學經營以掌握全局,並維持班級學習成效,進而達成教學目標,茲從教學法、作業、作文指導三方面敘述如下:

一、教學法方面

有的老師深受學生愛戴,有的則否,其最大差異乃在於教學法的不同,教師就像一個廚師,雖是相同的素材,卻需變化出不同的口味與盤飾,一成不變的菜色只會讓食客厭倦甚至反感,且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每個學生的學習風格並不相同,有人是視覺導向、有人是聽覺導向、有人是場地依賴型、有人是場地獨立型,儘管老師不能投其每位學生之所好,但從不斷的變化中,學生必能從中獲得興致與增強,因此,對於各種教學法的涉獵是有必要的。以下介紹幾種方法並提供範例做為參考。

1、故事教學法:

每個人都愛聽故事,說故事不只是歷史教師才可以做的事喔!身為一個國文老師,舉凡作者生平、文章年代的背景、成語典故、甚於現代時事均可融入教學活動中,如此「旁徵博引」、「善於取闢」不僅可引起學生的興致,更可增加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與體會,那麼老師上課輕鬆,學生開心,更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國文教師若上到胡適所寫的「母親的教誨」一篇,教科書中對於作者胡適的介紹只限於字號、生卒年月日、白話文的提倡者、及文章風格及著作,此時老師即可補充胡適雖然曾留學美國,思想開放,但是對於母親所安排的婚事,娶了一位目不識丁的鄉下姑娘為妻,且自始至終沒有背棄她。

2、統整教學法:

統整指的是將相關內容及學習經驗整合地組織在一起,使課程內容的各項知識及經驗成分,以有意義的方式緊密地連結成一個整體,可以是不同學科間的統整,也可以是同學科間不同單元的統整(鄧秀玉,民90)。支離破碎、前不著邊,後不著際的教材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而言猶如身邊匆匆的過客,不曾留意何來回憶呢?無心上課的學生,自然心不在焉,不良行為自然傾巢而出。其實,國文課是一門教師可創意發揮的課程,可與方言、藝術、音樂、史地等結合。例如「愛蓮說」一課,可教唱「採蓮謠」;詩詞樂府可吟唱,尤其是唐詩更可用閩南語來發音,不僅原音重現更增添聲韻之美;「岳陽樓記」一課,可讓學生把讀到的景色畫成具體的風景畫。

3、媒體教學法:

現代是一個網路科技的時代,身為國文老師當然不能落伍,互動式光碟、輔助媒體已充斥坊間,教師除了請學校購買使用之外,尚可自行製作。媒體的使用除了讓課堂流程產生變化,啟發另類思維模式外,媒體本身呈現的聲光效果往往是最吸引人的,當學生的可能不記得老師滔滔不絕的一堂課講了什麼,但他們卻可以記得那一課的插圖是什麼?若能適時的補充相關的錄影帶,相信學生必定印象深刻。如上「孔子的人格」或「論語選」時,孔子傳就可派上用場;上劉鶚的「大明湖」,柳宗元的「永州八記」,大陸尋奇的節目錄影帶便相當適合,上「聲音鐘」時,可請學生錄製他生活中的聲音,帶來課堂中分享。

該教學法相當有趣富變化,唯在流程轉換時,老師要注意時間的掌控,事先需安排一下,如若要使用視聽教室,事前的登記借用、熟悉操作、班級移動方式都要列入考量,且此時老師最好採用果斷紀律形式控制班級秩序。

4、遊戲教學法:

教師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增加學習的趣味性。

◎愛的任務

利用團體組別動力共同參與,發揮學生的創造力和聯想力,不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增加對課文相關的資料熟悉與了解。

如 鱷魚 十二 排佛 唐宋八大家 ---韓愈

◎成語接龍

進行成語教學時,為增加學習的趣味性,可利用接龍的方式。可運用字尾接龍、字首接龍、或顏色接龍…等。

如 字尾接龍:黔驢技窮 窮追不捨 捨生取義 義不容辭……..

數字接龍:一言不合 二話不說 三陽開泰 駟馬難追…..

顏色接龍:萬紫千紅 黑白分明 青黃不接 藍天白雲…..

5、體驗教學法:

將學習的觸角延伸,讓書本上的知識鮮活起來,學生透過親身體驗觀察,除可獲得認知上的成長,在情意上更有不同的感受而更懂得珍惜週遭的各種事物。藉由跳脫課文,使學生有多重感受和體驗而不拘泥於沉悶的課本。如「遇見一株樹」課文中,以環保的意識來鋪敘,一棵樹甚而整片森林,在一年四季中各有其不同的面貌,人的心境及欣賞的角度也會影響對樹的概念和觀感,並產生不同的生命體會。將教學活動移到教室外,進行一趟「綠色奇蹟」的體驗遊,增進對樹的認知和環保的概念。而在另一課文「那默默的一群」中,學生在文章的賞析後,教師可讓學生想想在社會上哪些人是默默服務的一群,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並要求學生選定一位對象進行訪問,使學生從中了解他們的辛苦並懂得感恩。

二、作業方面

一談到作業,學生的印象不外乎將參考書的測驗題做一做、將課文背一背,隔天緊接著面對的就是一連串的考試,似乎不曾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創造的空間,再不然就是實行放牛吃草政策,愛讀不讀隨你便,這樣的學習環境,這樣的國文課,自然枯燥乏味、了無生趣,其實,教學情境中老師未必永遠是最佳的男女主角,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男女主角換人做做看,說不定有意外收穫呢!因此老師需要花一點巧思讓學生充分利用課餘時間積極投入學習,從思考中獲得成長,從呈現上獲得滿足,作業的形式實佔有舉足輕重之角色。

1、角色扮演:

當課文的內容具有劇情性時,如「范進中舉」、「劉姥姥進大觀園」、「王冕的少年時代」等課文,即可讓學生發揮其表演的天分或改編原著激發創意,藉由學生角色的扮演體會每個人物的角色性格,使得文章活靈活現搬上檯面,並留下深刻的回憶。

2、蒐集資料:

由教師出題再由同學利用想像力或從字典中找出更多的相似的字或句子,找出其相關的字形、音、義,比賽那一個人查得最多。如列出以字形相同的三個組合成的字,如「磊」、「森」、「晶」、「鑫」…等;或列出百家姓,如林、葉、廖、邱、王、鄭…..;寫出以「水」為部首且造句的字,如游泳、溪流、海洋、淅瀝….;利用顏色對週遭的事物作一番形容,如蔚藍的天空、白色校舍、肥肥的大黃狗、鮮紅的小花、綠油油的草坪….。

3、剪貼簿:

配合上課的進度與內容,請學生利用課餘的時間蒐集相關的補充資料,再利用檔案夾的方式將資料剪貼整理在剪貼簿上,且在旁邊加註心得感想或插畫,老師可在評語欄中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回饋。如此可經由撰寫心得或收集相關資料以深刻了解文章意涵、增廣見聞。且現在網路發達,學生更可以善用網路資源,開放另一個學習的窗口。另外美工插畫的製作,展現學生的空間智能。如此透過資料的剪貼搜尋,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更加多元化。

4、辯 論:

在教學中進行辯論比賽,可增進學生的臨場反應與豐富見聞,訓練自我統整與思辯的能力。如選自史記的「張釋之執法」一文中,記敘漢代廷尉張釋之審理一個案件的過程,讀來如聞其聲,如見其人,記敘生動有趣。藉由張釋之嚴守法理、公而忘私的精神,可讓學生領會循規蹈矩、守法守分的處事態度,以培養法治的精神。利用辯論的方式分別扮演漢文帝、張釋之或犯人的角色,並為自我的角色行為進行辯駁,如此增進自我表達的能力以及加強法治觀念。

5、學習單:

學習單的設計是教師針對教學目標而設計以協助教學活動的進行,發展學生使用的學習單是一種有效的個別化教學,旨在協助學生的自我學習,在學生間的能力水準有差距的情況下,準備完善的學習單能提高教師控制這種差距,並有效的導引學習。學習單旨在導引學生進行某項學習活動、展現學生的學習成果、評量學生的學習狀況,其主要類型及設計重點如下:

(1)探索性的學習單:藉問題的呈現,讓學生在問題答案的探索中,逐步完成某一教學活動。

(2)活動性的學習單:藉著學習單中內容的說明,引導學生進行某一項學習活動。

(3)評量性的學習單:此學習單的功能在於診斷學生的學習、評定學生的學習成效,除了有知識記憶的評量外,更重視高層次學習能力的評定。

教師可針對當時教學情境的需要,斟酌設計適合的學習單,使學習單發揮最大作用。

6、讀書會:

學校的教科書像一把梯子,學生尋階向上爬。而閱讀則給予學生一對翅膀,自由遨翔。學生一生的閱讀計畫,不僅要在親子間播種,更應該在學校教育裡落實,「子宮只能孕育肉體,好書才能打造心靈」,為了讓學生分享閱讀的喜悅,在班級中可營造良好的讀書氣氛,陶冶學生的性情,塑造良好的人格。

三、作文指導

1、題目來源:

作文題目可配合青少年刊物的徵文為主題,如嘉義青年、高縣青年、國語日報等,若寫的好獲得編輯的青睞,不僅有了稿費也有了成就感,亦可激發其他學生的效尤。此外課文的改寫也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如愛因斯坦的「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與自己的理想世界是否相同,便可進行發揮;上林覺民的「與妻訣別書」、袁枚的「祭妹文」時,可請同學練習寫情書,對象可以是父母、師長、手足、同學、情人等,以培養學生抒發情感、鍛鍊文筆的能力。

2、寫作策略:

(1)感官並用法

教師在實施創造性教學時,可以引導的方式讓學生用五官體驗生活中多種事物,將事物的具體感受描述出來,激發學生有多維度的思考而做為創作泉源,且可加強學生對週遭所見、所聞、所感的敏銳度,並增進思考的統整性。如「琵琶行」對於聲音的描述就是一個不錯的例子。

(2)假設想像法

每個人都有心願,也對未知的世界充滿好奇,作文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以「假如…..」的方式來馳騁自我的想像,使學生學會自我表達與釋放自我思想情感,去想像另一個世界或可能發生的事件。如「十年後的我」。

(3)角色想像法

在作文題材中可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設身處地的去想像另一個不同的角色,並去揣摩他們可能的想法、觀念、意見和思想。使學生經由角色替代促進自我概念的形成。如讓學生想像自我的角色是立法委員…

3、作品發表:

優良的作品可貼於布告欄,有同儕學習之效與布置教室之用,學生間接

獲得鼓勵與讚許,將督促他自己來日更努力。

結論

學生到學校是為了學習,並非製造事端或浪費時間;教師到學校是為了教學生如何學習,並非生氣咆哮或傷心難過,無庸置疑地學生專心於課堂活動的時間與學習的多寡有關,更重要的是專心於課堂活動的學生很少出現不良的行為,他們不會干擾其他同學的學習,更不會替老師增添麻煩,所以,為了凸顯教師的效能,更為了掌握全班的學習氛圍,設計出具有挑戰性與令人感興趣的教案,將是所有教師必備的法寶,亦是教師們必須面臨與深思的課題。本文於教學方法上、作業的形式上及作文指導上提供一點淺見,盼能達成拋磚引玉的效果,在所有教師們齊心協力、共襄盛舉下,真正達到資源共享、經驗交流的目標,如此一來,不啻是教師們的福音,更是學生們的一大福報。

參考書目

吳淑蘭(民90)。淺談國文科創意教學。【online available】http://www.google.com.

金樹人(民83)。教室裡的春天。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鄧秀玉(民90)。語文領域的統整教學。

收錄於八十九學年度中區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上一頁

 

•欣賞舊首頁•網站主持:彰化師大輔導與諮商學系副教授王智弘 •網頁製作:TCNET資訊服務團隊 •網頁設計:陳詩佳